近期,英国似乎醉心于发言,言辞激烈地表示,一旦台海冲突爆发,将出兵助阵台湾,这种说法连美国都不敢作出。令人担忧的是,台湾现任领导人赖清德的处境,显然不是一个英国就能救得下来的。最近,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抵达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准备参与美澳合办的“护身军刀”军演。在演习尚未开始之际,英国国防部长希利急于展示军力,并对中国发出了一系列挑衅言论。
希利不仅声称英国将利用自身的军事实力维护和平,甚至宣称若在台海发生冲突,英国已做好迎战的准备。然而,或许意识到言辞过火,希利很快又补充道,英国的对台政策并没有发生改变。实话实说,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真实想法,中国方面显然是早已洞察。近年来,在美国的挑唆下,英国不仅将目光投向台海,甚至有其军舰出现在台湾海峡,并对此进行了大肆宣传。再加上这五年以来,英国已两度将现役航母派往印太区域,进行所谓的“战备巡航”,期间多次在台海周边海域显摆军事实力,诸多英国政客也为“台独”摇旗呐喊,肆无忌惮地插手中国内政。诸般行为一览无余,显露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野心。
展开剩余67%英国的这一系列举动,一方面是为了讨好美国。几个月前,美国五角大楼曾要求其盟友公开表态,在可能的台海冲突中将扮演何种角色。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谨慎态度相比,英国却急于展示出头鸟的姿态,无非是在向美国示好。另一方面,这也反映了英国试图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却沦为大国的看门人,这样的身份落差让英国难以自处,因此选择借助东进印太以在台海事务中发声,试图制造一些声势。
当然,英国想通过制造舆论来提升存在感并无可厚非,可是单靠这样的手法便想干预台海事务,中方绝不会答应。而现阶段赖清德岌岌可危的局势,显然也不是英国所能逆转的。就在上周六,赖清德所领导的民进党在首轮“大罢免”投票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原本赖清德希望能够罢免24名国民党“立委”,以及被停职的民众党籍新竹市长高虹安,结果却一票未得,以25:0的惨痛结果被完全否决。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失败,而是对赖清德的明确警示,未来即便他不辞职,民进党内部也必然会产生动荡。
其实,此次投票结果并不令人意外,自去年5月赖清德上台以来,他始终在推动“台独”的政策,逐步将台海局势推向对立的边缘。而在投票的前夕,台湾恰逢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与台风灾后救援的双重压力,然而赖清德却显得对此视而不见,毫无作为。上任一年多来,赖清德已将局势带入了死胡同,连神仙都难以救他,更何况英国根本不具备插手台海冲突的能力。
此外,虽然英国航母此时声势浩荡,但真正到了战时,想要在印太区域自由出入无异于痴心妄想。自去年以来,中英关系有了一些改善,真心希望英国能珍惜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坐言起行,通过合作而非干预方式,实现共赢。
发布于:天津市擒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