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一部电影上映,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铁原阻击战。这部电影将铁原阻击战誉为“志愿军存亡之战”,因为历史学者普遍认为,如果没有这场伟大的胜利,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将面临巨大的损失,代价惨重。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铁原阻击战的背后,另一场几乎同时打响的阻击战同样关乎志愿军的命运。这场被电影和电视媒体较少提及的战斗,便是华川阻击战。从某种角度看,第五次战役后期的两场阻击战几乎同样关键。
有历史学家指出,如果没有华川阻击战的成功,志愿军在第五次战役中很可能会被美军彻底击败。正是因为华川阻击战的胜利,才为志愿军赢得了重要的战略机遇,而这一切的转折都源于一个勇敢的指挥官——黄朝天。黄朝天是58师的师长,他的果敢决断改变了战局。
1951年5月,经过数日激烈的战斗,彭德怀意识到志愿军已无法在第五次战役中获得预期的成果,最关键的是,志愿军的弹药已经所剩无几,后勤供给也处于崩溃边缘,战士们异常疲劳。经过深思熟虑,彭德怀下令从5月21日起,志愿军开始分批撤退。与此同时,美军的新司令李奇微精准把握了这一时机,指挥美军装甲部队发动反攻,试图分割包围志愿军撤退部队,从而消灭志愿军的主力。
展开剩余76%若美军成功占领了华川这一战略要点,志愿军将有可能面临被包围的命运。对于被困的志愿军而言,美军的坦克、装甲车、榴弹炮和空中优势都将意味着致命的威胁。1951年5月27日清晨,第9兵团58师在撤退至华川时,师长黄朝天敏锐地从炮火的响声中判断出美军的战略意图。通过进一步侦察,确认了美军企图占领华川的计划。
尽管根据上级命令,58师本应撤退到后方,黄朝天清楚地知道,如果继续后撤,美军就会轻松占领华川,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这个严峻的局面,他在没有得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决定违抗命令,指挥全师进行阻击战。就这样,华川阻击战爆发了。
黄朝天所做的决定极为艰难。首先,这一决定是在违抗命令的情况下做出的,如果失败,黄朝天很可能面临被撤职甚至更严重的惩罚。其次,当时58师的战士们已连续作战数日,极度疲劳,弹药告急,重型武器也严重不足。全师剩下的只有不到9000人,而面对的敌人却有三万多名美军,其中两个师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尽管如此,黄朝天依靠出色的指挥,利用有限的兵力,成功地挫败了美军的多次进攻。从5月27日到6月3日,美军在8天内只前进了4公里。
6月8日晚,在成功坚持了13天后,58师终于迎来了援军——第60师的支援,志愿军的大部队也已成功撤退。在这场战争中,58师以2700余人的伤亡,成功歼灭美韩联军7400多人。华川阻击战的胜利,令美军的范弗里特将军感叹:“中国军队太可怕了。”
值得注意的是,黄朝天的“抗命”行动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彭德怀在收到58师的战报后,亲自为58师颁发了通报嘉奖,并将其战术经验推广至全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也对黄朝天的决定表示高度赞扬。6月,在第五次战役的总结大会上,彭德怀特别表扬了黄朝天。
如果没有黄朝天的果敢决策,志愿军很可能在这次阻击战中遭遇灾难性失败,甚至可能会导致美军大规模歼灭志愿军,改变整个朝鲜战争的战局。与此同时,铁原阻击战的胜利同样至关重要。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若没有铁原阻击战,志愿军很可能在第五次战役中遭遇美军的致命打击。
在第五次战役的后期,美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进攻,试图通过分割包围摧毁志愿军。李奇微信誓旦旦地宣称要消灭志愿军数十万大军。面对美军的重重威胁,彭德怀果断指挥第63军和第65军的部队,在铁原死守,给志愿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撤退时间。在这场战斗中,尽管志愿军只有两万多兵力,而美军却有超过五万人的兵力,且装备上明显占优,但志愿军依然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智慧,取得了胜利。最终,志愿军以一万余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美军1.5万多人。
战后,彭德怀在视察第63军时,庄重地向全体将士致敬:“是你们挽救了几十万志愿军,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有历史学者指出,铁原阻击战和华川阻击战是第五次战役中,美军最有可能战胜志愿军的关键时刻。若没有这两场阻击战,朝鲜战争的走向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
总之,无论是铁原阻击战的英雄,还是华川阻击战中黄朝天的决断,我们都应当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致敬这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巨大牺牲的英雄们。
发布于:天津市擒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