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8日晚,来自以色列方面的消息透露,以色列内阁正在考虑对加沙地带实施全面军事占领的可能性,并加强对该地区部分城市的封锁。以色列第12频道的报道指出,内阁在当天的安全会议中讨论了占领加沙以及对哈马斯活跃城市进行围困的方案。此外,还有议题涉及切断加沙地带的电力供应。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关于与哈马斯的停火谈判,已有高层安全官员表示,美国可能是唯一能够促使哈马斯重新回到谈判桌的关键力量,若美国未采取进一步行动,局势将陷入僵局。
同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在苏格兰举行了会谈。在会议中,特朗普表示达成加沙停火协议是可能的。他透露自己与以色列高层进行了交流,并表示以色列在援助物资流动问题上负有重要责任。特朗普的言论似乎暗示着对以色列处理援助物资的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以色列应采取更加宽容和有效的措施。
此外,巴勒斯坦的人权组织“贝采莱姆”和“人权医生组织”联合发布了一份重要报告,首次明确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行为。报告指出,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社会进行系统性、蓄意的摧毁,认为其行动符合国际法中对“种族灭绝”的定义。报告中提到,以色列高层领导人关于攻击目标的公开言论,以及加沙地区的极端人道危机,进一步证明了以色列在加沙实施的行动的暴力性质。对此,以色列官方尚未对此作出公开回应。
展开剩余61%在加沙地带的局势持续恶化中,巴勒斯坦媒体报道称,7月28日的空袭已造成9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41名正寻求援助的民众。与此同时,联合国发布的《2025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全球面临粮食危机的人口持续增加,其中超过一半的受灾人数来自加沙地带。该报告指出,2024年仍有6.38亿至7.2亿人面临饥饿问题,而加沙地带的饥荒问题尤为严峻。
虽然国际社会对加沙的援助呼声愈发高涨,但以色列近期空投援助物资的行动也充满争议。有报道称,部分援助物资直接坠落到加沙地带沿海的难民营,造成多人受伤。同时,许多物资被投放到了远离居民区的地方,给急需援助的民众带来了额外困难。无论援助物资是否能迅速到达最需要的地方,都反映出当前局势下人道救援面临的巨大挑战。
以色列媒体分析指出,尽管加沙地带已经满目疮痍,以色列政府依然没有放弃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的计划。以色列此举背后的动因有多个方面。首先,以色列希望通过不断的军事行动来维持对哈马斯的压制,避免哈马斯迅速恢复战斗力。此外,以色列的极右翼势力也在推动加沙的“吞并”,将加沙作为以色列的永久领土。以色列国内一些政治人物已经公开表示,整个加沙将成为犹太人控制的领土。
有分析认为,以色列通过持续轰炸加沙,实际上是在为长期控制加沙做准备。通过摧毁当地的基础设施并制造无法居住的环境,试图迫使民众迁离,以便以色列能够实现对该地区的完全占领。然而,这种策略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和政治风险,尤其是在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下。尽管美国一直提供军事和政治支持,以色列的扩张政策仍然可能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且能否最终实现其目标尚存巨大变数。
发布于:天津市擒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